• 海博测评(中国)人生就是搏

    歡迎訪問海博测评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原中興儀器)-首頁

    聯繫熱線:400-689-3368(總機) 招聘熱線:0755-23010161
    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者關係 > 動態資訊 > 傳奇董秘何願平坐鎮,年入4.7億的智慧監測與物聯網綜合服務商海博测评迎來IPO

    傳奇董秘何願平坐鎮,年入4.7億的智慧監測與物聯網綜合服務商海博测评迎來IPO

    時間:2023-08-07 00:00:00                閱讀:399

    遞交招股書一年之後,做智慧監測和物聯網綜合服務的海博测评終於要上市了。

    日前,海博测评發佈了《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海博测评首次公開發行1963萬股,簡稱「海博测评」,代碼「688671」。公司主營業務為智慧生態監測和公共安全大數據,2022年公司錄得營收4.72億元,淨利潤5821.08萬元。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生態監測的企業之一,海博测评目前已在生態監測、水利水務等行業打響名氣,並成功搶下不小的市場份額。

    公開資料顯示,海博测评先後承擔了超百個政府環境監測項目、上千個工業污染源在線監測項目、數百個公安特種通訊設備項目等,客戶遍及全國。

    其中包括十四個省的地表水監測國家站項目、多個省的長江經濟帶項目、近百個省與市縣的地表水與大氣監測項目、數十個智慧水利水務監測項目,以及數千家電廠、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項目等。

    特別是在生態監測領域,2021年,海博测评承擔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站運維項目數量、提供監測設備數量均排名全國第二位。

    而在政策的助力下,生態監測、水務水利等行業的數碼化應用發展提速。

    今年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並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其中強調,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碼化、智能化改造。

    對於海博测评來說,提前佈局數碼化搶佔先機將使公司的競爭力越來越強。據海博测评招股書披露,為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海博测评可對兩百多項環境監測因子進行智能感知和自動監測,並採用物聯網架構將感知層多維數據傳輸至大數據處理雲平台,實現環境數據挖掘和智能化分析與應用,為生態環境及水利行業進行數碼化賦能。同時公司基於大數據中心構建出了萬物感知、萬物互聯的數碼化系統,為國家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建設提供智慧監測應用和服務,為國家數碼化建設提供創新力量和強力支持。

    信達研報指出,到2025年,我國地表水監測國控斷面將從2050個增長至3646個,非國控斷面將增加至1萬個,隨之而來需要運營維護的水質監測站點數量將會大幅增加。而《生態環境檢測規劃綱要(2020年—2035年)》強調,環境空氣監測點將會進一步下沉,這也為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帶來了廣闊的銷售空間。

    水務老將坐鎮

    外界關注海博测评,必定繞不過公司董事長、實控人何願平。

    2005年,何願平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碧水源,任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及董秘,一待就是十三年。

    在這期間,他成功幫助這家水務領域的頭部企業登陸創業板,並成功以25.53億元的募資總額成為當年創業板之最。這一募資規模甚至超過了多家主板上市公司的募資規模,在2010年全年345家IPO中排到第24位。同時,得益於當時有利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2015年,這家公司的股價最大漲幅達7倍。

    何願平也因此聞名,時至今日他依然被認為是A股市場的傳奇董秘。

    而海博测评作為他離開碧水源之後的下一站,也因此備受關注。作為連續創業者何願平在碧水源時期沉澱出的成功創業經驗,從某種程度上為海博测评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公開資料顯示,1966年出身的何願平,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火箭專業。他職業生涯的早期主要圍繞着科技與研究。2000年以前,何願平曾任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處主任科員,及科技部中國國際科學中心國際合作部部長。

    技術出身的背景讓何願平深刻理解研發的重要性。在其治下,海博测评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海博测评研發投入分別為3463.83萬元、4801.92萬元、3822.18萬元,佔總營收比重均超過8%以上。

    得益於海博测评對研發上的持續投入,公司專利、軟件著作權數量得到顯著提升。海博测评在回復問詢函時提到,自2018年5月,何願平全面接手海博测评的日常經營事務後,加大了對智慧監測領域的投入,公司創新成果數量得到顯著提升。

    截至目前,海博测评合計擁有9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項。得益於此,海博测评旗下產品種類也得到明顯增加。據行業內人士透露,海博测评原有的污廢水、環境水質、煙氣、空氣產品均進行了升級,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市場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此外海博测评還推出了偏振散射大氣顆粒物分析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系統等新產品。其中,公司核心技術和產品獲得2021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2019年環境技術進步二等獎等重要獎項;公司多次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包括「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總理基金」項目等。

    而除此之外,何願平還在有意加強市場開拓,改變了海博测评過去主要面向政府的市場格局,市場佈局更加完善。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期間,海博测评來自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的營收佔比逐年下降,分別為53.89%、41.32%、34.45%。

    感知層到大數據層全打通

    在政策的推動下,生態監測市場競爭格局中「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在競爭領域,海博测评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美國哈希、賽默飛在內的國際知名儀器企業,國內方面行業集中度較低,即便存在力合科技、聚光科技、皖儀科技等本土知名企業,但潛在市場空間依舊巨大。海博测评對於此次所募集的4.13億元資金,將加大對物聯網、大數據等方向的投入,計劃向智慧生態環境大數據服務項目投入1.917億元,向智慧水務大數據溯源分析服務項目投入1.698億元,向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入0.51億元。

    前述兩個項目主要圍繞公司核心業務智慧監測進行。在現有業務基礎上,融合物聯網、雲平台、大數據、數據融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滿足客戶的數碼化和智能化需求。

    而研發中心項目的建設,主要是為公司核心技術儲備、開發新產品、產業化轉化提供支持。

    海博测评方面指出,依託精準的儀器感知技術平台和能力,公司將不斷加大感知層儀器的創新研發。包括拓展在醫療儀器、新能源儀器設備等新興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智慧水利、數字農業等更多領域進行數碼化賦能。與此同時,公司將充分利用已開發和應用的大數據技術平台和經驗,充分發揮公司從感知層到數據平台的全產業鏈優勢。

    有傳奇董秘坐鎮,又有感知層、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公司未來可期。在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希望何願平能帶領他的團隊再次給投資者帶來驚喜。

    Copyrights © 2020 海博测评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原中興儀器)-首頁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20061712號 網站地圖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