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测评(中国)人生就是搏

歡迎訪問海博测评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原中興儀器)-首頁

聯繫熱線:400-689-3368(總機) 招聘熱線:0755-23010161
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者關係 > 動態資訊 > 海博测评正式啟動招股 做數字中國時代的物聯網領軍者

海博测评正式啟動招股 做數字中國時代的物聯網領軍者

時間:2023-07-24 00:00:00                閱讀:367

去年年底順利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議並獲通過後,近日海博测评正式啟動招股程序。根據發行安排,公司將於7月26日進行初步詢價,7月31日啟動申購。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明確指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海博测评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博测评)也是當前數字中國企業的佼佼者。海博测评不僅擁有數據感知層的儀器,同時還有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層經驗。在國家數碼化大戰略下,海博测评可以在行業數碼化賦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去年年底順利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議並獲通過後,近日海博测评正式啟動招股程序。根據發行安排,公司將於7月26日進行初步詢價,7月31日啟動申購。

海博测评相關人士表示,藉助資本市場的東風,相信企業能夠獲得更快速的發展,為數字中國、萬物互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貢獻力量。

十一年磨一劍 深耕智慧監測領域

海博测评成立於2012年1月,前稱為中興儀器(深圳)有限公司,以此算來至上市時已持續發展超過11年。公司總部位於深圳,是全國領先的生態環境與水利/水務大數據物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聚焦於智慧監測領域,潛心鑽研前沿先進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致力於構建萬物感知、萬物聯接的物聯網數碼化系統,提供智慧監測應用和服務,助力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目前,海博测评的主要產品為環境監測儀器及系統、環境監測大數據系統、環境監測運營服務和移動接入網數據採集分析系統。環境監測儀器及系統具體包括環境水質監測儀器及系統、污廢水監測儀器及系統、環境空氣監測儀器及系統和煙氣監測儀器及系統等。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海博测评營業收入分別為3.6億元、4.08億元、5.7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339.15萬元、4475.19萬元、7273.03萬元,公司營收、淨利均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多年來,海博测评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潛心鑽研前沿先進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依靠優秀的產品品質與服務,獲得了眾多客戶的青睞。其先後承擔了超百個政府環境監測項目、上千個工業污染源在線監測項目、數百個公安特種通訊設備項目等,客戶遍及全國。其中包括十四個省的地表水監測國家站項目、多個省的長江經濟帶項目、近百個省與市縣的地表水與大氣監測項目、數十個智慧水利水務監測項目,以及數千家電廠、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項目等,是國內生態環境、水利/水務監測與公安特種通訊設備領域頗具實力和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發力科技創新 用科技成就行業地位

作為科技產業化的重要市場,科創板對於擬上市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研發實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據介紹,自成立以來,海博测评便對創新研發極為重視,結合行業特點,建立了一套適應環境監測領域的高效研發體系。該體系涵蓋從需求定義、項目立項、制定計劃、開發、批量生產到退市的完整過程。同時,公司設立了《知識產權獎勵制度》,保證了自主創新的可持續性。

在高效研發體系的支撐下,海博测评通過對多個項目和產品的實踐,形成了光度法、蒸餾法、電極法、滴定法、伏安法、光散射法等多個技術平台,並在這些技術平台上開發出了多種在線監測設備,可對百餘種監測因子自動監測和智能分析。每個技術平台均面向產業化設計,在硬件模塊化、可靠性、可生產性、可維護性等方面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截至目前,海博测评旗下擁有一支近二百人的專業技術研發隊伍,擁有273項 專利、軟件著作權;29項環保產品及服務認證證書,涵蓋水、氣及工況監測;8項計量器具型式批准證書。公司承擔過13項政府課題,其中包括「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等6項國家級課題,足見其技術實力之雄厚。另外,公司還獲得多項國家級、行業獎勵和認可,包括第四批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2019年環境技術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等。公司還建立了多個協同創新研發平台,先後被認定為廣東省環境物聯網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偏振光學檢測與成像工程技術中心、清華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海博测评還積極參與行業內一些標準的編制,努力推進行業規範良性發展。近日,由海博测评作為起草企業單位參與編制的《生態系統長期觀測數據產品規範》標準正式發佈並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台」上公示和備案。

在核心技術方面,海博测评擁有微型模塊化水質在線自動監測技術、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超低排放煙氣連續監測技術、環境空氣在線監測集成技術、智慧環境大數據分析及綜合管理應用技術、多角度偏振光散射單顆粒物檢測技術、雙通道揮發性有機物富集脫附技術等七項核心技術。公司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核心部件研發、系統產品研發、大數據產品研發等,從組網維度覆蓋了感知層和應用層,從業務維度覆蓋了水質、氣體等環境監測場景,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另據相關統計顯示,相比同類公司,海博测评的行業地位也很明顯。2018年,公司提供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站設備數量排名第二位;2019年,承擔國家長江經濟帶水站建設數量佔比33.3%、排名並列第一;2021年承擔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站運維項目數量、提供監測設備數量均排名第二位;2020年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運營服務行業內最高「四星」評價,且已獲得中國環境服務認證首批四個類別和服務證書,證明其具備充足的行業競爭力。

聚焦監測儀器和數碼化應用 海博测评發力萬億賽道機遇

成立11年來,海博测评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公司負責人介紹,正是因為擁有較高的行業知名度和重大項目業績、強大的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能力、廣泛的應用層大數據平台及行業數碼化應用經驗、覆蓋全國的銷售和運維網絡等諸多優勢,海博测评才能在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上市。另外,這也和實控人何願平強大的理工科背景和多次的成功創業經驗息息相關。

據介紹,何願平1983 年—1987 年 7 月在南京理工大學就讀,獲得火箭專業本科學士,一度就職於江南機器廠。不過,一直心懷科技報國心愿的他還是決定繼續深造,並於1989年進入北京科技大學學習,最終獲得工程機械碩士。此後,他短暫就職於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處,任主任科員, 1992年12月,何願平在科技部中國國際科學中心工作,任國際合作部部長,具備了在高校、國家部委的寶貴工作經驗。1997年,何願平放棄公職,前往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留學並獲得金融數學碩士,2001年回國後,先後擔任北大方正集團方正東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總裁,安聯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及董事會秘書,依託強大的技術背景、豐富的人脈和敏銳的商業觸覺,帶領海博测评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成功上市。 目前,何願平還擁有中國財政學會 PPP 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客座導師、中國未來研究會企業未來研究分會會長、 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副會長等多項重要社會兼職,堪稱「能者多勞」。

據了解,自 2018 年 5 月何願平全面接管海博测评後,公司在保持主營業務不變的情況下,加大了對智慧環境監測領域的投入,監測因子增多。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原有的污廢水、環境水質、煙氣、空氣產品均進行了升級,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市場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期間,在公司產品方面,堅持「自主創新、滿足市場需求」等原則,推出了偏振散射大氣顆粒物分析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系統等新產品;在經營管理層面,何願平也依託自己豐富的經驗,大刀闊斧的進行了諸多革新,包括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加強技術創新、引進高端人才並完善激勵機制、完善公司規章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加強目標管理、引進外部投資者補充公司資金、加強市場開拓和完善市場佈局等。目前來看,這些舉措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海博测评相關人士介紹,公司10餘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監測儀器和數碼化應用這兩條主線,圍繞生態監測、水務水利、公共安全這三大領域不斷推陳出新,也獲得了政府部門和市場的高度認可。展望未來,公司認為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未來生態監測、水務水利、公共安全等行業的數碼化應用將會快速發展,而這正是海博测评的機遇所在。公司將緊跟國家步伐,加速推進科學儀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自主研發,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產業自主提供有力支撐,為生態監測、水務水利、農業、公共安全等行業進行數碼化賦能。

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上市之後,公司依託精準的儀器感知技術平台和能力,將不斷加大感知層儀器的創新研發。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感知層儀器,可對百餘種因子進行智能感知和自動監測,已得到業高度認可,未來將一步拓展在醫療儀器、新能源儀器設備等新興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智慧水利、數字農業等更多領域進行數碼化賦能。同時,公司將充分利用已經開發和應用的大數據挖掘、分析和智慧化應用技術平台和經驗,充分發揮公司從感知層到數據平台的全產業鏈優勢,實現大數據挖掘和數碼化應用。

德邦相關研報指出,從發展方向來看,數字經濟發展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數字價值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碼化和數碼化治理。數字經濟規模高速發展,已成為穩增長重要力量。2017 年到 2021 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 27.2 萬億增至 45.5 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13.6%,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 32.9%提升至 39.8%,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我國數字經濟開啟量質齊升的新十年,預計 2025 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 60 萬億元,到 2032 年,將超過 100 萬億元,十年間增長將超 50 萬億元。

公司相關負責人最後表示,創新一直是公司的DNA,面對數字經濟、物聯網帶來的巨大前景,放眼未來,海博测评將充分利用自身創新的積累與優勢,藉助公司上市的機會,將抓住水利水務、農業、生態環境等行業數碼化發展的萬億級賽道機遇,助力生態中國、綠色中國、物聯中國、數字中國的國家戰略,並力圖帶給投資人、員工更多回報。

Copyrights © 2020 海博测评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原中興儀器)-首頁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20061712號 網站地圖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