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海博测评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原中興儀器)-首頁
聯繫熱線:400-689-3368(總機) 招聘熱線:0755-23010161時間:2023-07-24 00:00:00 閱讀:363
今年以來,以數字經濟等為代表的TMT板塊,可謂受到市場熱捧。
從上半年市場表現來看,TMT板塊「一枝獨秀」,翻倍股中TMT板塊合計入圍佔比高達68%。從成交情況來看,各路資金扎推湧入,頻現「成交高度擁擠」區間(成交額佔比整體超過40%)。根據數據寶統計,其中6月TMT板塊合計成交7.95萬億元,佔A股總成交比例達到41.42%。
同時,無論短期或者中期,TMT板塊仍然是機構一致看好的方向之一。比如,中銀表示,下半年TMT仍是最大主線;天風表示,TMT和科創板是未來1-2年最有可能形成基本面β的板塊(即迎來行業紅利期)。
在此熱潮中,筆者也留意到一支潛力新股,那就是海博测评科技(以下簡稱「海博测评」)。
海博测评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監測企業,業務廣泛涵蓋智慧感知設備、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大數據平台等,即將登陸科創板上市,意味着其所處行業及自身的確定性均較強,有望分享雙重紅利。而且,落腳在估值的層面,其或存市場預期差,對應的想像空間較大。接下來,不妨就此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
1、多重因素助推業務發展,在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事
先看行業層面,海博测评在生態監測、水利水務、公共安全三大領域打造出一系列智慧監測儀器及系統,這些業務方向均不乏確定性及增長潛力。
究其內里,行業的β屬性一方面源於政策,一系列政策為科學儀器及物聯網的發展助力,例如「十四五」規劃提到推動國內科學儀器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提升等,以實現國產替代;多部門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強化社會現代化治理、產業數碼化轉型等基礎。另一方面也源於市場,這背後監測設備向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滿足更高的監測要求,數碼化加速向包括政務在內的各行業滲透,開始提供數據服務價值等。
以海博测评的優勢業務領域智慧環境監測為例。直觀來講,智慧環境監測被視為構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智慧城市建設亦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底座,其發展意義可見一斑。
此外,稍微延伸來看,近期民營經濟再迎政策紅利,如17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集中體現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海博测评的業務主方向均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有望受益於政策「合力」,面臨着提速發展的時間窗口。
再看公司自身,結合上文可見海博测评在智慧監測市場地位領先,其將感知層和應用層作為戰略重點,或對應在產業鏈中的價值貢獻較高。從產業鏈結構來看,感知層是物聯網的基礎,是智慧監測數據來源的保障,應用層的數碼化能力落地到場景,切實支撐產業數碼化發展。從產業鏈價值分佈看,應用層貢獻較高附加值佔到35%左右,感知層達約20%。
(圖:物聯網產業鏈環節圖)
進一步來看,海博测评所處領域的技術密集程度高,公司堅持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和自主生產核心產品,產品的應用場景廣泛,充分反映其「含科量」高,在市場中具有核心競爭力。
在智慧監測業務上,海博测评擁有7項核心技術,包括多角度偏振光散射單顆粒物檢測技術、環境空氣在線監測集成技術等,依託核心技術研發系列智慧監測產品。從而,海博测评能夠實現對百餘種環境監測因子的智能感知和自動監測,並採用物聯網架構將感知層多維數據傳輸至雲平台,最終實現數據挖掘和智能化分析與應用。
此外,海博测评在大數據應用方面擁有173項軟件著作權,形成「多源數據+大數據分析」技術體系,其業務領域拓展的基礎較好,帶來更多增長可能性。例如,目前其已實現移動通信數據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智能化應用,為公安等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採集端設備和公共安全大數據處理軟件。
還值得一提的是,海博测评將持續進行研發創新,圍繞生態、水利水務、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推動業務升級,打造出一系列智慧監測儀器及系統。
從此次IPO募集資金用途來看,海博测评將投入智慧生態環境大數據服務項目、智慧水務大數據溯源分析服務項目,助力原有產品疊代升級,以及建設研發中心,從而建立更完善的產品、技術研究開發體系。換句話說,海博测评將繼續拓寬智慧生態、水利水務等數碼化應用場景,提升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增強綜合競爭力。
由此,對海博测评來說,未來無論賽道還是自身的成長性均值期待。
2、身處以數字經濟等為代表的TMT領域,如何正確看待海博测评的價值?
回到資本市場視角上,隨着海博测评即將登陸科創板上市,對於投資者而言,關注的無疑就是業績可持續性和估值提升潛力兩大關鍵點。
首先,業績作為企業最有力的價值證明,近年來海博测评的財務表現持續增長,不僅驗證了公司商業模式數碼化發展的正確性和可持續性,還為支撐其估值提升提供了強勁的核心動力。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2年期間,公司收入由2.14億元增至4.72億元,增長率高達120.53%。根據公司最新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也顯示,其營業收入約為2.3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1.91%至6.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約為3144.04萬元至3447.33萬元,同比增長40.09%至53.6%。
其次,從估值角度來看,海博测评順應數碼化、科技化的發展趨勢,身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TMT行業之中,估值想像空間大。
簡單來說,隨着工業進入4.0智能化時代、物聯網助力實現智慧生活,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已成為今年市場公認的投資主線之一。在數字經濟建設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打開了市場對於TMT行業發展的想像空間,TMT領域相關企業的業務開拓空間擴大,經營效益提升,熱度持續攀升。
然而從公開資料來看,筆者留意到海博测评目前被歸於環保行業,其真實價值仍未被市場發現。正如上文所提,海博测评在智慧監測領域的數碼化應用中已有所成績,並持續提升在數碼化方面的綜合實力,其業務不僅只局限於環保領域。
具體反映到數據上,根據wind數據顯示,以海博测评目前同業對標企業(包括力合科技、聚光科技、藍盾光電、皖儀科技、佳華科技)的估值水平來看,2023年A股市場上同類可比企業P/E的平均值大約為30倍。
若以TMT行業估值來看,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A股細分領域中,海博测评業務更貼近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P/E平均值約為68倍,遠超目前公司同業對標企業P/E平均值兩倍。
相較於TMT企業,如從領先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向全生命周期服務提供商轉型的易華錄、在數字政府建設領域發揮引領作用並率先構建基於全信創體系構建數字政務整體解決方案的數字政通等等,海博测评的數碼化發展方向與這類TMT領域企業類似。
不難想像,隨着海博测评正式邁進資本市場,其內在價值也將逐步被市場所認識,估值水平或將逐步向這類TMT領先企業看齊,不斷修正市場預期差,迎來業績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3、結尾
俗話說,做事要順勢而為。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表現,都已經指明了數字經濟時代下TMT領域發展的重要性和確定性,若能在這一大主題下尋找機會,無異於把握住了TMT領域的大「勢」。
在董事長何願平先生的引領下,海博测评緊抓數字經濟趨勢下的機遇,承擔了數百項國家、省市、區縣的重大智慧監測項目,已經表現出了在國內數碼化應用中行業骨幹企業應有的形象。
總體而言,依託於完善的感知層儀器設備和豐富的大數據應用技術與經驗,海博测评長期以來在生態監測、水利水務、公共安全三大領域積累了良好的產品力、技術實力和業內口碑。未來,公司還將持續契合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方向,進一步向感知層、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方向發展,有望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實現新一輪的價值升維,值得期待。